銀監會明確表示不會鬆動信貸閥門信貸我國銀監會近日召開第三次金融形勢通報會議,會議通報了「地方融資平台貸款、房地產貸款和行業貸款」三大貸款所存的風險敞口。
我國銀監會近日召開第三次金融形勢通報會議,會議通報了「地方融資平台貸款、房地產貸款和行業貸款」三大貸款所存的風險敞口。
在此次會議召開之前,市場一直認為監管部門或將鬆動信貸閥門。但是這次會議打消了業界的樂觀態度。 地方融資平台貸款風險 商業銀行截至6月末的地方融資平台貸款達7.66萬億元。銀監會稱,其中存在嚴重償還風險的貸款佔23%至約1.5萬億元。而同期銀監會公佈的整個銀行業的撥備僅約在1.3萬億元。 「這是為了警示銀行和地方政府,盡快就化解地方融資平台貸款風險共商對策。」一位銀行界人士稱。 據了解,銀監會將會通過匯總各個地區的債務情況進行'銀政對話',所謂對話,就是指與政府溝通,要逐級自上而下進行,或到明年2-3月份才能完成。 房地產貸款風險 關於房地產貸款,上述會議通報了前期壓力測試結果:在房價下降30%、利率上升108個基點重度前提下,樣本銀行房地產不良貸款率會上升2.2個百分點,稅前利潤下降20%, 46家農村商業銀行不良率將上升3.5個百分點、貸款損失率增加30%。 「房屋推盤量會繼續上升,可能出現量價雙跌。」有關監管高層在會議上稱,「銀行和銀監會會持續開展房地產壓力測試,關注房價跌幅較大的地區,做好跟踪分析,也要對房地產關聯度大的三大行業,如鋼鐵、水泥、建材行業做壓力測試」。 行業信貸風險 「目前部分'兩高'(高污染、高耗能)行業貸款的不良率已有所反彈。」銀監會高層如是說。 根據監管要求,對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矽風電設備等六大產能過剩行業及造船、發電設備、重型裝備和通用機械等四大潛在產能過剩行業的新開工項目,其授信必須由銀行總行統一審批。 關於行業信貸,銀監會也採取與地方溝通的方式進行貸款風險分類,相應提足撥備,加大核銷和處置工作力度,並運用差別定價、經濟資本佔用、提取專項撥備等工具,有效抑制對產能過剩行業的貸款衝動。 此會議前,業界普遍認為下半年監管層將放鬆政策調控,其中多名分析師多認為房貸將是最先鬆動的領域。建銀國際甚至表示很可能會在7月放鬆對信貸限額的控制,預期三季度貸款增長強勁。 但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會議上強調:「政策不放鬆,要確保政策的延續性。」 |
|